海南对外开放的“两步走”战略概括起来就是要建设“一区一港”,即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。这种模式更具发展潜力,具备一定的可扩容性。
日前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海南省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,按照先行先试、风险可控、分步推进、突出特色的原则,第一步,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,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;第二步,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。
在此之前,上海自贸区获准设立自由贸易港区。过去五年间,全国先后批准设立了11个自贸区,自贸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新“试验田”。在去年3月31日印发的《全面深化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》中提出,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,设立自由贸易港区。
在上海要确定建设自由贸易港区之后,各界就纷纷揣测哪个地区会获得自由贸易港的资格,有条件的地区也抓紧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申报工作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,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,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。时隔一个多月,海南“一区一港”模式横空出世。简单地说,海南的“一区一港”战略就是要发展海洋经济,深度融入海洋强国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,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。
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就是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,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,提升海南在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,要在内外贸、投融资、财政税务、金融创新、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、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。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,支持依法合规在海南设立国际能源、航运、大宗商品、产权、股权、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。
这些内容在其他自贸区建设中都有提及,但没有海南“一区一港”模式这么聚焦、明确。所以,在海南“一区一港”建设取得一定经验后,这种模式在全国有限扩容就成为一种可能。目前已有10多个省份启动研究申报自由贸易港,包括浙江、广东、天津、福建等地。天津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,将积极申报“京津冀自由贸易港”,这一自贸港不仅是天津的自贸港,而是整个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。(阎 岳)